探寻友谊结晶 续写中非情谊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0/9/22/20209221600751324191_376_3.mp4

2020-09-22 14:00:00 【关闭】 【打印】

  9月9日,在告别了麻栗坡县后,北京周报《中国与非洲》记者团,携手三名中国传媒大学非洲留学生特邀嘉宾,又来到了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县,这里是外交部28年来坚持定点扶贫的另外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一天的行程也是精彩纷呈,快快跟随爱非客一探究竟吧!

 

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项目

  早在此次云南之行前,爱非客就听说了关于这个边陲小学不同寻常的历史。始建于1918年的“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原名金平县第一小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百年老校,这已经是它历史上的第8次更名。说到这次更名不得不提到赤道几内亚政府的援助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原来,学校由于校舍建设较早等原因,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外交部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牵线搭桥,把赤道几内亚政府对我国政府的490余万元捐助与金平的实际需求有效对接,推动了“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项目的落地。2016年6月项目竣工,一幢崭新的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以及一块运动场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爱非客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来到这里。新建教学楼被命名为“友谊楼”,共有20间教室。在一楼的一系列特色展室中赤道几内亚无私奉献展室尤其引人注目。在展室墙中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友谊是什么?友谊是关心,友谊是互助,友谊是春风,友谊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

 

  沐浴着友谊的春风,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原来的32个教学班级1600名学生扩大到了45个教学班级2000多名学生。图书室、绘画室、古筝室等功能室的配置也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学生代表为爱非客一行展示了书法、葫芦丝、合唱等才艺,非洲嘉宾和学生们进行了有趣的互动。

  在五楼的录播室里,卢旺达留学生天赐带来了一堂关于非洲的英语课。学生们跟随着他重复着“Africa”这个对于友谊小学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单词。

 

五家寨村委会

  这一天的第二站,爱非客一行来到五家寨村委会,外交部派驻该村委会第一书记周育江向非洲特邀嘉宾详细地介绍了驻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解释了例如“两不愁三保障”“建档立卡”等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领域的术语。据周书记介绍,今年该村一百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随行的布隆迪留学生Vincent表示,这些基本概念的解释让他对中国扶贫事业如何开展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村委会的爱心超市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卫生纸等日常用品。但是与普通超市不同的是,每件货品的下方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一个分数,比如电饭锅对应125分,电热水壶25分。原来,爱心超市是去年9月,周书记派驻五家寨村委会后,从外省引入的一种鼓励村民积极参与脱贫、改善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等工作的机制。村委会会根据爱心超市积分评定规则不定期入户抽查,例如对于卫生保持干净的村民,每次抽查对奖励其1分。取得的积分可以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对应的商品。

  

金河镇干塘村委会水碓冲村瑶族银饰打造文化展示

  接下来爱非客一行来到了位于金河镇干塘村委会水碓冲村体验那里的银饰打造文化。据该村监督委员赵美芬介绍,瑶族银饰打造文化传统可以上溯到清代,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银饰在瑶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位瑶族小伙儿若想要讨媳妇,必须准备一套银饰作为聘礼,根据当年银的价格高低,一套银饰可以卖到1万多到2万多之间。在瑶族的文化传统中,银饰是结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便赊账也要购买一套,不可以租用。这也成为了如今瑶族银饰的主要需求所在。由于水碓冲村很早就开始有银饰打造的传统,目前全村共有20多户家庭加工坊,占据了金平县95%的银饰市场。银饰打造给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打造一套银饰正常需一周时间,每套的净利润可达3000到4000元,对于一个家庭加工坊来说,每月的净收益可达1万多元。对于缺乏技艺的贫困户,当地政府组织外出培训,使其方便参与到银饰打造当中,取得稳定收入。瑶族银饰打造文化已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一条门路。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