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侨的古巴50年
我的父亲黄宝世,为生活所迫于1925年由中国广东省台山农村去古巴谋生,至1975年去世,在古巴侨居了整整50年。他不仅在所旅居城市Sagua la Grande开店谋生,从一名打工仔成长为侨领,还热心地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古友谊,被当地人赞为“高尚的人”。
从家乡到古巴
我的父亲黄宝世出生于一个私塾先生家庭。因为家穷,只读过三年书,十五六岁就要挑着杂货担子穿村过乡,赚钱帮补家用。
18岁那年,父亲已经出落得一表人才,这位小“货郎”被墟上一家药材铺老板相中,招去做伙计。白天,他捡药、晒药、捣药、煎药、送药,勤手勤脚;夜晚,店门上留一个活动小窗口,他睡在窗口下等人来买药,一叫即醒。他待人诚恳、服务周到,深得顾客称赞;他勤读医书,捡药时细心认字,记账时用心练毛笔字,很快熟识了业务,字也写得漂亮。20岁出头,就当上了掌柜(经理)。
27岁那年,村里一位同龄人约他一起去古巴谋生。台山侨乡有一首民谣:《家里贫穷去阿湾》(阿湾是哈瓦那译音,借指古巴)。这时父亲不算太穷,但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怀着对西洋文明的向往,他心动了。这个事情得到美国华侨岳父的支持。父亲借了一些盘缠,坐了三个月的船,到了地球另一边的古巴。
在古巴,他与同乡定居La Provincia de Villa Clara 省的Sagua la Grande。像许多旅古华侨一样,他多添了一个西班牙文名字:Fernando Wong。
从打工仔到店主和侨领
初时,父亲做理发匠,其后当西班牙人的管家。父亲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在雇主家,他学会了西班牙文。后来父亲当了二三十年Sagua la Grande中华会馆主席,直至1975年在任上去世,除了他的服务精神和人格魅力之外,还因为中西文兼通,善于与古巴官员打交道,乐意结交古巴朋友。
到古巴几年后,父亲就实现了由打工仔向杂货铺店主的转身。华侨在古巴开店,不熟悉当地法律政策,赚钱很不容易。父亲以难以想象的勤劳和节俭,把点点点滴滴积聚下来的银两寄回家乡供养家人生活。而同时,他的店铺也成了救济失业华侨乡亲的“收容站”。
1940-1950年代,Sagua la Grande华侨有3000多人,包括杂货店、酒店、餐馆、戏院、工厂等华人小企业100多家,为促进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繁荣、丰富居民生活作出了贡献,父亲的商店也是其中之一。二战期间,古巴华侨为中国抗日捐款240万美元,至于父亲捐了多少,他从未说过。经商30多年他向Sagua la Grande政府交了多少税,为当地社会做了多少公益,也一直只字不提。但市民记得他的好,2014年我和家属前去寻访父亲商店旧址时,长者们赞不绝口,说他是个“高尚的人”……
“忠骨岂不献古巴”
在古巴中华总会馆的厅堂上,高挂着一幅首七言诗:“问祖索裔远中华/转宗生根哈瓦那/丽岛山水哺吾辈/忠骨岂不献古巴。”
黄宝世对古巴的贡献,不止在商业上,他还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他把自己掌握的中医药知识,种菜种果的技术,粤菜烹调的技术,都一一传授给古巴朋友。他跟我妈妈说过,当地人原来不怎么爱吃鱼,就是因为他和华人把广式清蒸鱼和油炸鱼块做得味道鲜美,当地人才变得爱吃鱼了。
无意中在古巴培养了一个革命者,而这,也许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的。
Sagua la Grande有一个西裔人家,常来店里买油盐酱醋。父亲得知这个家庭中只有母亲Yeya独力带着五个孩子,生活相当穷困,便常施以援手。后来还把Yeya的长子Idalberto Revuelta Diaz(小名Tati)认作义子。
Tati与我同龄,三四岁起跟随我父亲生活,达16年之久。Tati学生时代课余时间就在我父亲店里帮点忙。1957年左右,Tati投身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1958年1月26日,已经看到革命胜利曙光的Tati却在与旧警察的枪战中牺牲,成为烈士。当时他只有20岁。
父亲旅居古巴50年,勤劳创业,身后却没有留下分文资产。他去古巴后只回过中国一次,那是1937年。那时我才出生几个月,父亲即因日本侵略战火逼近而又匆匆离乡返回古巴。临别时,他对妻子和襁褓中的儿子说,我再去古巴做十年八年生意,赚了钱就回来养鸡,学西人那样科学养鸡;去瓶身山(家乡的一座山)挖金,工程师说那里的金矿快成熟了……可是,二战胜利他没回来——当时生意热火朝天,他放不下;古巴革命后,他想回又回不来了,他没有钱,又把老侨免费乘搭中国货船的机会让给了别人。最终客死他乡,留下永远的乡愁。
家书记录中巴友好交往
在那个没有越洋电话、没有E-mai的年代,我和父亲的联系全靠手写书信。父亲的家书不但传递浓浓的亲情,还密切地关爱着妻子儿孙和亲戚朋友的生活。特别是对我由读书、结婚、工作到生儿育女的整个成长过程,都给予指导。他的家书言简意赅,视野广阔,对于当地的生活环境和世情时局也有精辟的描述和独到的分析。古人说“家书抵万金”,我父亲这些珍贵家书是他留给子孙后代和社会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是我们黄家的传家宝。
2006年,我把保存下来的40多封父亲家书整理出来,并以它为基础史料,写成历史文献著作《古巴华侨家书故事》。后又补充了大量史料,于2011年推出纪实文学新版《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这两本书因为“娓娓道出一个跨国移民家庭几代人的百年繁衍与发展,活现了一部真实的私人生活史和古巴当代华侨史”,获得了学术著作奖和华侨华人文学奖,在国内外读者和学术界引起热烈的反响。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还进行了报道。
近几年,我们黄家后人陆续前往古巴为黄宝世先生扫墓,探亲访友,追寻华人的踪迹。通过越来越广泛的社交活动,以书会友,结交了越来越多的古巴和拉美朋友,努力搭建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
作者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