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书写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

2024-08-01 14:09:00 【关闭】 【打印】

碧水再生水厂的地面公园

  仲夏时节,京杭大运河通州段两岸草木葱茏、河水清澈见底,三三两两的游人漫步其中,近观绿柳拂堤、游鱼戏水,远望高楼林立、都市繁华。这样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正是书写在绿水青山之间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答卷。

  人民乐享治理成果

  周末,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乐乐一家早早来到了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带着露营装备在绿树浓荫之间“安营扎寨”,享受起了难得的亲子时光。

  “我们经常带孩子来这里露营,草绿水清,环境优美。”乐乐的爸爸刘先生熟练地搭建好帐篷后,带着乐乐来到了离露营区不远的“风行芦苇荡”。绿油油的芦苇、黄菖蒲、香蒲等植物轻轻摇曳,美不胜收,乐乐连连用自己的儿童相机记录下美丽的风景。

  走近河岸,更是亲水的天堂。只见清澈的河水中水藻轻舞,鱼儿游动,野鸭戏水,让大家都不停感叹“这里生态真好!”“景色太美啦!”

  游人的赞叹,让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水和土壤环境科科长魏华倍感欣慰,自2009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他亲自参与见证了通州大运河从昔日“污水河”到如今“生态河”的美丽蝶变。

  京杭大运河从通州到天津段,被称为北运河,这里曾是南粮北调的重要通道,为北京城供应物资给养、承载南来北往客商,营造出通州独有的特色景观,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大运河不再发挥漕运功能,大运河通州段更是承担着北京城区90%的排水任务,成了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污通道。据魏华回忆,十多年前的大运河河水发黑发臭,最差时水质仅为劣V类。“那时候别说沿河观光休闲,老百姓路过都要捂着鼻子走。”魏华说。

  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让大运河“清河行动”迫在眉睫。

  “自2013年起,北京先后实施了三轮‘三年污水治理行动计划’。尤其自2015年全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大运河的水环境治理进入加速期。”魏华说。时间紧任务重,魏华和部门同事们从最基础的摸排做起,一一排查污染源后,聚力全区各部门协同合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十年间将运河水质提升至了国家标准。

  从“三年污水治理行动计划”,再到全面推进河长制,开展“清河行动”,通州大运河的水环境连年好转。“不只是大运河,流经通州的凉水河、通惠河等,水质都在稳步提升。据2024年上半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区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市考核标准。”魏华骄傲的说:“大运河已经实现了5-6个水质标准的提升,基本稳定在Ⅳ类,一些月份和时段还能达到Ⅲ类水质。”

  居住在运河边的金大爷成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受益人:“过去谁也不会到这里遛弯儿,臭味一股股地往周围扩散,现在经过治理,已经成了大家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而除了老百姓的“眼见为清”,北运河管理处的定期监测数据显示,无论是COD(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还是溶解氧指标均有改善,从客观上反映出了运河水质不断提升。同时运河中水生植物茂盛,鱼、虾、螺不仅吸引了垂钓爱好者,也让大运河渐渐成为水鸟的乐园,除了野鸭等常见鸟类,就连被称为“水质状况监测员”的白鹭也现身其中。此外运河沿岸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大型生态公园星罗棋布,串起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

  创新实现环保减碳

  作为通州大运河水环境治理的最重要一环,污水处理一直备受关注。“在2015年时,通州的污水处理厂仅仅有12座,总污水处理能力也仅有13万吨左右。”据魏华介绍,当时通州区域污水排放量远超这一数字,每年至少有20万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入河。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通州区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原北京碧水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升级。如今,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下沉式水厂,碧水再生水厂目前处理规模为18万吨/天,承担城市副中心建成区84%的生活污水处理任务,服务人口近70万。

  据碧水再生水厂工艺工程师刘晶晶介绍,水厂污水处理设施全部置于地下,污水先后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后,最终成为高品质再生水。这些再生水回用于环球影城景观用水、市政绿化、道路浇洒、三河电厂冷却水以及通州区玉带河生态补水等,可实现100%利用,每年节约自来水约6500万吨,减少碳排放约7000吨。


北京碧水再生厂将厂房完全沉入地下,成为水环境治理的绿色低碳发展样本

  作为原碧水污水处理厂的老员工,刘晶晶也看到了科技与创新的力量。“现污水处理厂地上是面积达110亩的‘碧水公园’,集休闲、娱乐、科普于一体,污水处理整个厂房都沉入地下。”正如刘晶晶所言,如今的碧水再生水厂早已不见了当年的污水处理景象,更闻不到污水处理过程中散发的恶臭,再生水补给的玉带河清澈见底,与绿树成荫的碧水公园相映成趣,让周边社区的居民有了消食遛弯的新去处。

  “原碧水污水厂为地面厂,出水标椎为国标一级B,相当于将劣V类水质直排玉带河,而且臭气、噪声等污染严重影响周边。”以前刘晶晶最怕接到群众的举报电话,不过现在,举报变成了称赞,污水处理厂也成了水环境治理的绿色低碳发展样本:“现在,我们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标准,即相当于地表水准IV类。”

  水质有了保证,更实现了环境友好、土地集约、资源利用、减少城市碳排放的多重社会效益。对此,刘晶晶举例解释道:“比如在二级处理时,我们采用的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就具有处理性能高、碳源利用率低、运行能耗低、冲击负荷适应力强等特点。碧水再生水厂全年的总氮去除率80%以上,且全年的外碳源投加天数低于20天,无内回流能耗。”

  与此同时,碧水还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将再生水中蕴藏的大量低品位冷热能源转换为高品质冷热能源,实现了为厂区建筑提供供热和制冷服务,与传统天然气集中供暖和空调制冷相比,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可减少30%以上。“目前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为周边居民、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服务,让绿色新能源助力城市发展。”刘晶晶说。

  联动坚守生态未来

  过了水环境治理关,如何守住如今来之不易的成果成了守护运河生态环境的每一位参与者面对的又一难题。

  “当前,通州除升级改造原有的12座污水处理厂外,又新建了164座污水处理厂,总的污水处理量达到51万吨左右。”在完善基础治理设施之余,为了更经济化的监测水质变化,通州生态环境局还在大运河潮白河这些主要流域建立了160多座水质自动监测站,让水质变化通过数据形式更加迅速有效的呈现。例如碧水再生水厂也通过这样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将流域水环境的监控预警、实时分析与智能管理同步至生态环境局。

  在魏华看来,守护和继续改善运河水环境,离不开各方的联动耦合:“生态环境部门主要的职责是监控和统筹,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水务、卫健、园林乃至于企业和普通民众,都在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我们的大运河。”

  对此,魏华举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几年前,生态环境局监测数据显示张家湾和梨园交界地区水质出现波动,为了解决污染隐患,周边乡镇村相关负责人共同配合排查污染源。“几乎周边所有河道我们都走遍了,开不了车的路就骑摩托车、自行车,实在不行我们就走路。”最后,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道路规划部门的配合下,在老地图上找到了已经弃用的一处排洪沟,解决了水质波动异常问题。

  就在2024年上半年,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和水务局坚决贯彻落实决策部署,指导帮扶属地政府制定整治措施,推动各类水环境风险快速得到缓解,如推动解决39座临时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事项实施路径,调度各乡镇出境断面不达标点位治理方案有序落实等多方面难点问题等,实现一季度整体水环境改善趋势向好。

  正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如今,通州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宜居之城的脚步不断向前,北运河、运潮减河等上榜“北京市优美河湖”,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绿色生态本底更加丰厚,流淌千年的古老运河正在焕发新生机。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