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China Travel” 热潮来袭

2024-08-01 16:01:00 【关闭】 【打印】

  拍摄旅行视频、分享风土人情、体验社会生活……在“72/144小时过境免签”等系列便利外籍人士来华的政策推动下,外籍人士中国行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外国博主来到中国,在全球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一股“China Travel(中国游)”热潮,在他们的镜头下,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被展现出来。

北京,外国游客在故宫角楼附近与一名中国男子自拍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 

  拿起护照说走就走,丝滑的入境体验让来自英国的专职旅行博主“Hutchinsons好轻松一家”一入境中国就大呼不可思议:“不敢相信我们已经到了中国!”和他们一样惊呼的,还有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Aurelio和妻子:“我们被桂林的美景深深吸引,就想到中国来看看,刚好现在免签,很方便。”

  他们的经历和评价,正是许多外国游客入境中国的真实感受。而这样的便利,则来自于中国进一步加大旅游领域对外开放力度,特别是签证便利化取得的明显进展。

  “签证可以说是外国游客来华的第一道门槛。很多外国游客会因为办理签证太麻烦或者担心签证申请不通过等放弃出游。”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刘春看来,免签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外国游客这方面的担心,从而极大地促进国际旅游交流,让外国人有机会亲自了解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

  中国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已然成为趋势。近几年,从签发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到免签“朋友圈”扩大,再到全面实施邮轮入境免签、扩大邮轮口岸过境免签范围,国家移民管理局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放宽签证要求。与此同时,自2023年11月17日起,中国对挪威公民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此,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增至54国。

  当然,这样的一套“入境组合拳”打法可谓成效斐然:据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5日通报,2024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到中国的“眼见为实”,“China Travel”的标签和“City不City”的感慨已然火爆全球社交媒体,刘春认为:“通过免签政策,让中国有了更多‘被看见’的可能,越来越多外国游客亲自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可以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消除误解和偏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China Travel”展示真实的中国 

  近一年来在YouTube上涌现了大量外国博主到中国旅行的视频。

  浏览这些视频,你会发现标题上出现的高频词汇是“unexpected”“never expected”“not what we expected”(出乎意料),或是一些惊叹词来表达他们遭遇的“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

  而这些视频的“故事梗概”也大同小异,主打反差。先从下飞机前讨论关于中国空气污染、交通混乱、环境脏乱、仇外情绪的传言让观众疑虑重重,然后反转正式开始:下飞机后,中国的天是蓝的,空气是新鲜的,街道是干净整洁的……感受着中国人的热情友善,外国朋友发现中国“样样都好”。

  就像澳大利亚博主Josie lifts things从刚下飞机“怕拿出相机来拍摄时会遇到阻拦”的小心翼翼,到勇闯外滩人海和中国人互动的松弛快乐,她坦言自己对于中国的了解都来自外媒新闻报道,大多非常狭隘。

  而英国博主Jason另辟蹊径的“中国太危险”吐槽在一把羊肉串出现之后画风大变,原来他说的是中国美食容易让钱包空空如也。“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Jason这样总结。

  至于中国“监控”大家的摄像头,博主Jerry Goode用自己在中国高铁站丢失背包的视频为它“正名”,看着警察快速通过监控摄像头帮他找回了背包的画面,Jerry Goode说,“如果你们觉得中国的摄像头是什么邪恶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它们对你的帮助超乎你想象。”

  “刷脸支付,太酷了!”“高铁出行,太快了!”“煎饼果子,美味!”……这一条条登上热门的短视频,不仅能够从另一个视角看到中国的日常生活,更是让越来越多外国人打破偏见了解真实的中国,文化交流的种子就此埋下。

  “‘洋博主’成了中国的民间‘代言人’。”刘春说,“这样展现真实中国的旅行vlog,为中国国际形象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为有效的传播方式。”事实上,这种由外国游客发布的所见所闻是比官方发布的旅游宣传片更能增加外国游客对所发布内容的认可,更能让外国游客“种草”中国游。在这些视频下“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发现真实的中国”“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把中国列到旅行清单的前列了”的留言比比皆是。

  “China Travel”爆火,彰显的是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与底气。在外国博主的镜头下,中国现代都市生活和普通百姓的日常得以真实展现,中国形象具象直观立体、生动多元。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林勇胜表示,真诚邀请更多外国朋友来华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背后是14亿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塑造的日新月异、友善热情的中国。

  如今,走在中国的热门旅游景点和城市街头,外国游客随处可见,他们拍照留念,体验中国文化,让许多中国人不禁感慨:“仿佛自己才是外国人”。


青海海东,外国游客走进循化体验撒拉族传统文化

  支付“不见外” 旅行“更丝滑” 

  在外国友人的镜头下,既有中国移动支付、送餐机器人、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未来”生活的便利多彩,也有现实版“人在途”的手忙脚乱。

  来自英国的Ben夫妇历经“没有在来中国之前提前购买电话卡”“没有提前预定景区门票被拒之门外”“移动支付没有流量”的北京穷游vlog一经出炉,就遭遇了广大中国网友的远程关心:“景区会拒绝每一个没有预约的孩子,包括外国孩子!”“要办流量卡呀,没有流量移动支付也不灵哦。”

  不过最终,夫妻俩还是顺利结束了此次的北京之旅,还因为全靠地铁出行而被戏称为“地铁夫妇”。

  其实就像“地铁夫妇”一样,以前外国人来中国,注意事项是一个长长的清单:住宿只能预订有限的具有涉外资格的酒店、支付必须提前兑换好现金、熟悉的各种APP需要替换为中国适用版本,要和家乡亲友维持联系,还需支付较高的漫游费,或者使用一些其他手段。如今,无论是从衣食住行,还是文化体验,亦或是情绪价值和高性价比的消费感受,中国都想着法子让八方游客乘兴而来,宾至如归。

  例如,为解决外籍来华人员不能用海外信用卡绑定软件进行移动支付的问题,2023年7月,微信和支付宝相继宣布全面开放绑定Visa等主流境外卡并升级相关服务,初步解决了绑卡支付的难题。而针对刷信用卡仍是境外人员最熟悉的一种支付模式的情况,2024年2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正式启用,为境外来宾在抵京后,第一时间提供境外银行卡刷卡、扫码支付、外币兑换等服务。

  除了支付“不见外”,备受关注的酒店“涉外接待”问题也得以解决。“此前有规定只有涉外资质的酒店才能接待境外人员。随着免签政策的落实,大量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但却出现了由于酒店‘没有涉外资质’等原因无法入住的情况,给来华外国游客带来了诸多困扰。”刘春说,“针对这一问题,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境外人员住宿若干措施的通知》,规定地方相关部门、网络运营平台不应以资质要求等为门槛限制住宿业经营者接待境外人员住宿,网络运营平台、住宿业经营者不应违规对外发布不接待境外人员住宿的有关信息。

  同时刘春也建议,在提高外国游客的支付便利化、提高入境游通信服务、提高出行服务的便利化、提升门票购买的便利性等方面,仍需不断优化服务配置,从“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面提升旅游服务的多元化和便利化,针对不同国家的游客开发针对性的旅游产品,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要迎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访中国,请他们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文明。”刘春说。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