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时指出,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应该相互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而非挑战,相互把对方当作伙伴而非对手,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
中国古籍《孙子•九地》有吴越同舟的典故,比喻人们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时,也能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习近平主席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和深刻的哲学思考,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地提出“大船论”和“同球共济”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权威而生动的注解。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乌克兰危机延宕,巴以冲突战火难息,从黎巴嫩到叙利亚,从也门到伊朗,热点交织共振,烈度螺旋升级,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人类头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面临饥饿的人数在2023年达到了惊人的7.33亿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网络攻击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此起彼伏,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目标进展堪忧。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危机。
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是处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世界各国必须作出的历史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只有齐心协力,向着正确的方向一起奋力划桨,人类社会这条大船才会驶向光明的未来。
维护和平,“大船”才能保持稳固。你争我夺甚至相互厮杀必然导致船毁人亡。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肩负起的责任,要坚决反对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国家之间有分歧是正常的,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化解分歧,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合作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不断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治化。
共同发展,“大船”才能保持动力。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是文明存续的有力支撑。如何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和可持续增长之路,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虽然各国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面临下行压力,但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既损人也不利己,奉行你赢我输、赢者通吃,结果必然是封上别人的门,也堵上自己的路。各国应该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致力于做大和分好全球市场的蛋糕,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要把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视为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好事,而不应该视为风险,渲染所谓“去风险”。
交流互鉴,“大船”才能校准航向。精神隔阂甚至文明冲突必将导致“大船”迷失航向。文明作为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历史积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面对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中国一贯主张团结,反对分裂;主张开放,反对封闭;主张合作,反对对抗。中国愿与世界一切进步力量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