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进港澳青创团队超800个、港澳居民个税优惠政策减免税额超1.2亿元、平均税负下降超五成……广东省政府新闻办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沙方案落地三年来的成效。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要求南沙加快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三年来,南沙协同港澳在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三地联合科技创新方面,广州市市长孙志洋说,南沙落地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推进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成开学,其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入驻创新项目32个。
高校、科研院所是南沙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标志性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建设41个跨学科主题实验室和中央实验室,获批广东省首个具有粤港澳合作特色的大学科技园,累计立项7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沙还与香港城市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建兽医领域联合实验室,推动兽医领域科研合作。
南沙方案推进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在专业领域方面,南沙持续推进在建筑、规划、法律、税务等领域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南沙区委书记刘炜介绍,南沙已实施6个领域146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244名港澳人才在南沙便利执业。27名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获评内地职称。南沙还组建了“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聚集。
此外,南沙打造了创享湾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集群,建成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等15个青创基地,累计孵化企业(项目)2336个,其中港澳青创团队1178个。
来南沙实习就业的港澳青年越来越多。2022年以来,南沙实施港澳青年“百企千人”实习计划等交流活动,累计吸引近900名港澳青年到南沙交流。近年来,南沙还引进10名港澳青年进入公务员队伍,事业单位、法定机构及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岗位引进港澳青年人才37人。
形式多样的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也为三地间青少年交流交往搭建了平台。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大湾区青少年国情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累计吸引超过6万名粤港澳青少年到南沙参观交流。
三地间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互衔接不断提速,为人员交流交往提供了便利。南沙引入港式“全科门诊”“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累计为大湾区居民提供1.2万人次医疗服务。南沙还创建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港式教育体系,三年来港澳籍学生入学量增长2倍。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