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向“新”而行

2024-05-23 14:50:00 【关闭】 【打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现场(摄影/夏媛媛) 

  52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当天举行的情况介绍会上,上海市委金融办、市科委、市交通委、市发改委、经济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上海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情况。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日均新增科技企业370家;重点产业集群深耕提升,大飞机实现商业首飞、国产大型邮轮首航、航天一箭41首发、新能源汽车产量首破百万…… 

  向“新”而行,上海正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2023年,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创新投入实现稳步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达10%左右;上海全市财政科技支出528.1亿元、增长36.7%,其中上海市级财政支出265.3亿元,基础研究支出占比达23.6%。 

  “上海积极抢占科技前沿,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表示。上海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科技布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战略决策咨询机制,制定实施计算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治疗、元宇宙、区块链等领域专项行动方案,深化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6G、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4S)等领域创新布局。 

  上海在战略前沿领域技术攻关加快推进,2023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9项,科技支撑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成并交付运营,在大飞机、海工装备、超限制造、卫星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 

  上海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集成电路领域,牵头承担一批国家攻关任务,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生物医药领域,布局实施糖类药物、精准蛋白质图谱、人类表型组二期等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0232个创新药在美国成功获批,全国生物医药最大投资额外资项目——莫德纳中国首个药厂落户上海,全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9337.32亿元、增长4.9%。人工智能领域,国内首批通过备案的11款大模型中,上海占据3席;开发一批面向制造、医疗等垂直领域的大模型,AI训练芯片、推理芯片、车载智能芯片等30余款芯片流片量产,成立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促进算力、算法、数据融合发展。 

  以人才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31128日至1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 

  屈炜介绍称,上海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方针,大力吸引和培育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制定发布《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上海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行动方案》,完善青年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扎实推进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 

  近年来,上海市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当地加快顶尖人才引进和青年人才自主培养,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等工作扎实推进,积极打造一流新型研发机构,聚焦人工智能、Web3.0、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和数学等基础学科,组建上海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近年来,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篇、占全国26.2% 

  如何用好人才,将人才潜力转化为人才红利?上海出台培育实施方案,以全球一流孵化人才为核心牵引,打造一批致力于硬科技创新策源、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高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和全要素资源整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深入推进国家赋权改革试点任务,6家试点单位完成成果赋权675,转化金额超10.6亿元。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