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人工智能+”行动的上海方案

2024-05-28 16:25:00 【关闭】 【打印】

  在上海,你能看到厨具生产企业的工人通过应用机器人手臂,不到五分钟就能制造出一口锅;码头工人们在办公室里像“玩游戏”一样操纵杠杆,便可通过摄像头的视角来准确抓取集装箱;医生动动手指,就能操控辅助机器人系统进行复杂的外科手术.......  

  在上海,人工智能已成为各个领域的生活场景,智能生产、智能金融、智慧城市,并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市范围内的活跃融通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立了一批人工智能特色园区。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团走进上海,解密当地如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大势打造“智慧工厂”  

  上海市青浦区爱仕达智能谷,一个个橙色的机器人正在模拟锅具生产,从抛光、分拣、装配、上下料、搬运码垛,每一道工序精准而高效。 

  “通过应用机器人手臂,曾经每两个小时生产一口锅现在缩短到5分钟。”上海爱仕达机器人常务副总经理陈美荣告诉记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爱仕达是中国炊具领域的代表公司。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家“生产锅的企业”早已洞察人工智能带来的无尽商机,开始进军智能制造。 

  2016爱仕达开启转型之路。当年,该公司成功控股钱江机器人,开始布局智能制造领域,打造机器人全产业生态链。如今,其所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几乎所有核心部件都是自主研发,不仅在焊接、打磨、切削、铸造等多个领域表现出良好性能,还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了突破,可以助力汽车摩配、食品饮料、金属加工等行业生产更加智慧。 

爱仕达智能谷机器人在模拟锅具生产(摄影/夏媛媛)  

  陈美荣介绍称,现在爱仕达投入的500台钱江机器人、1000余条成套自动化智能生产线让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2.46%,成本降低了23%,单位能耗下降了12%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积累,我们不断优化机器人的智能感知、轨迹规划、操作精度、交互能力,让工人经过简单培训就能操作机器人。”陈美荣告诉记者 

  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重点应用赛道,上海一直在进行积极的布局。上海是全国首个把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所谓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员工拥有的机器人数量。目前,上海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居世界领先水平。 

  202310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在品牌、应用场景和产业规模方面实现“十百千”突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夯实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孵化“最强大脑”  

  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最火的莫过于大模型。大模型(LLM),是通过大规模的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训练出的高精度深度学习模型,能够用于剧本创作、角色设计、预测天气、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选择...... ChatGPTSora,从“文生文”到“文生视频”,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迅速迭代中取得持续突破。 

  大模型赛道奔涌向前,上海如何跑出加速度?      

  坐落于徐汇区的全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给出了答案。 

上海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受访者提供  

  一键生成视频,免去影视行业的实地拍摄成本;仅需1张素材,即可10秒内生成海量模特试穿图,帮助电商商家快速展示服装产品;智能写作文稿,提升客户的办公效率 ......在模速空间,一家家大模型创业企业展现出了赋能千行百业的无限可能。自20239月正式揭牌来,模速空间吸引了60多家大模型企业入驻。 

  对于大模型企业,算力决定模型速度。强大的算力支持,是不少企业的诉求。“算力成本高,会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但在模速空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大模型企业、智象未来生态合作部总经理沈伟峰说。 

上海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受访者提供  

  据模速空间运营方、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海慈介绍,模速空间算力调度平台联合三大通信运营商及腾讯云、阿里云、华为、商汤等算力供应商,帮企业不但拿到算力并且提供补贴支持。为推动大模型产业加速跑,“模速空间”还部署了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金融服务、综合服务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必要的要素保障。 

  据悉,当前,模速空间内已有15公司通过国家网信办大模型备案,走向市场,面向公众,数量上约占全国总数20% 

  在政策方面,上海在加大力度支持大模型创新发展。2023年,上海发布《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其内容涵盖实施大模型创新扶持计划、实施大模型示范应用推进计划等11条措施。其中指出,上海鼓励浦东新区、徐汇区等建立大模型生态集聚区,聚焦大模型研发和产业化加大支持力度。在人才方面,上海重点支持大模型相关紧缺技能人才落户;组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跨学科大模型人才。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