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青春与中国式现代化双向奔赴

2025-04-28 09:27:00 【关闭】 【打印】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青年的选择与坚持、成长与发展,蕴含着时代的脉络、昭示着社会发展的走向。

  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时代造就青年,青年也形塑时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伟大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青春力量一经觉醒,先进思想一经传播,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新气象。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2025年3月30日,2025苏州春季招聘大会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从五四运动开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群体中蕴藏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充分激发出来。广大青年始终冲锋在前,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不怕牺牲、浴血斗争,成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先锋力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从“破坏旧世界”向“建设新世界”深刻转换。广大青年响应号召,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扫盲队,开展学雷锋活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喊出“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响亮口号,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展现出敢于拼搏、辛勤劳动的精神风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青年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以实现祖国繁荣富强为己任,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勇作改革闯将,广泛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五讲四美三热爱”、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保护母亲河等一大批青春气息浓烈的创造性活动,在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勇于创新创业的排头兵,为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迈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青年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量,深刻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重大问题,引导广大青年树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青春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青年们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用青春的激情奏响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历史和事实证明,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春逢盛世,拼搏正当时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青春逢盛世,拼搏正当时。当代青年到2035年正值壮年,到本世纪中叶仍年富力强,将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同生共长。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艰巨使命和历史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当代青年的肩上。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也是青年工作的时代主题。

  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形成了包括大力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组织青年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竭诚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巩固和扩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包容性、时代性、发展性的内容体系。


2025年4月1日,山东济宁,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两岸青年同祭孔在曲阜孔庙举行。图为八佾舞表演

  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拓展挑战杯、创青春、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振兴杯等品牌项目,带动了数以千万计青年激发创新热情、投身创业实践、立足岗位建功。

  围绕助力人才强国建设,扎实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中勇攀高峰。广大青年年纪轻轻就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天眼、量子科学等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30多岁,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难题,有效提升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围绕助力社会治理,深入实施西部计划、社区青春行动等项目,组织团员青年在西部地区、边远乡村、基层社区贡献力量,动员数百万青年志愿者服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

  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动员青少年广泛参与光盘行动、垃圾分类、“三减一节”等活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围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大力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扎实做好共青团对口援藏援疆工作;拓展海峡青年论坛等平台的聚人育人功能,深入开展港澳台青少年交流,为港澳台青年在内地(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着力培养祖国意识、增进国家认同;不断深化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等活动,凝聚和激发海内外中华青年团结奋斗的青春合力。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曾经,那批出生于1890年后和1900年后的热血青年,启蒙、抗争、救亡,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史诗。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又交到了一批“90后”“00后”手中,肩负重任的时代新人,奋斗、担当、从容,正在用青春与中国式现代化双向奔赴。

 

  万伟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共党史与青运史系主任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