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

以体育纽带凝聚民族团结

2024-09-06 16:09:00 【关闭】 【打印】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辽阔与壮美的背后,是稀薄的空气和极端的自然条件。在这里,每一场体育活动的举办,都像是对人类意志与毅力的极限考验。然而,正是在这里,体育事业经历从无到有的蜕变。从共建中国中长跑队西藏组、越野滑雪队西藏组和攀岩队,到实施后备人才培养“苗圃计划”,再到支持西藏构建“跨喜马拉雅”赛事体系……近年来,全国体育系统大力支持西藏高原特色体育事业发展,为西藏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孙国峰(右一)在珠峰大本营调研登山等体育产业发展。 

  体育,汉藏感情的纽带 

  今年79岁的藏族老人普巴的家位于昌都市江达县岗托村,紧邻四川省德格县。195010月,昌都战役打响,岗托村是解放军进军西藏的桥头堡,被誉为西藏解放第一村 

  那时,解放军在村里驻扎了一年多。小普巴发现:“他们和之前的藏军不一样,从来不打骂人。”战士们修路、通水、通电,还修了个简易篮球场,“我们小孩子经常去场边看热闹,球赛结束,解放军还会给我们分吃的。”普巴说。那时的普巴仍是一名没有自由的农奴。那些在球场边和解放军在一起的日子,是他童年里的第一抹亮色。 

  昌都战役的胜利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进军过程中,解放军在各地修建简易体育场地,制作器材,宣传现代体育知识。在藏族群众开始认识解放军、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祖国之时,体育成了拉近汉藏感情的纽带,以及启蒙现代文明的载体。 

  1952年初,西藏第一支藏族男子篮球队,以及以爱国青年联谊会社教班藏族女青年为主组成的女子篮球队在拉萨成立;赛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在各地农牧民间开展;中共西藏工委团委还先后组织藏族爱国青年足球、篮球队,赴内地观摩学习,返藏后组织表演赛,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 

  西藏与内地的体育交流从未中断。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开始,西藏代表团便从未缺席,并持续组队参加全国城市运动会、民族运动会和各单项锦标赛等。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一项项援助高原体育事业发展举措落地生根,一批批体育系统援藏干部奔赴高原,助力高原体育事业结出累累硕果。 

  援藏30载,体育援藏结硕果 

  8月,2024中国西藏第五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如火如荼进行中。“这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这项赛事不仅是传播西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西藏体育事业发展、促进体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西藏自治区体育局体育经济处处长孙国峰介绍说。 

   

2024中国西藏第五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 

  作为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中的一员,孙国峰认为援藏干部的到来对西藏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以我的工作为例,援藏工作初期,西藏的体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为此,我和同事们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加强了财务管理,通过建章立制,推动西藏体育事业在各个方面的提升。这些措施不仅帮助西藏逐渐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体育管理体系,也为西藏的体育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孙国峰说。 

  的确,回顾体育援藏30年历程,西藏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体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体育产业也初具规模。 

  2021年,在拉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体育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上,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全国体育系统2021-2022年对口支援西藏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在会后出台《十四五体育援藏规划》,进一步为十四五期间,西藏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政策资金持续向西藏倾斜,仅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截至目前),体育总局通过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支持西藏体育事业发展资金就达4.8亿元。 

  正在建设中的林芝波密县实训基地(易贡高海拔训练基地)是援藏政策支持下的重大项目之一。“这一项目的建成,不仅会成为西藏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突破,也将是体育援藏的标志性成果。”孙国峰有些激动地说,“林芝波密县实训基地成功落地后,将成为国内最高海拔的综合训练基地运动员可以在这里进行高海拔环境训练。基地的建成不仅会提升了西藏本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也将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优秀运动员前来训练,进一步推动了西藏体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西藏运动员在国内外赛事中频频亮相,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示了世居高原人群在耐力项目上的独特优势。多布杰、次仁占堆、索朗曲珍等优秀藏族运动员成为新晋体育明星。 

  “除了藏族运动员自身的体能优势,这与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专门政策支持西藏竞技体育发展密不可分。”孙国峰介绍说,如安排西藏优秀运动员跟随国家队接受高水平训练;在田径、马术、攀岩、越野滑雪、登山滑雪等西藏优势项目上,给予西藏运动员资金、出访、参赛、医疗、康复等全方位的支持;为夯实后备人才培养基础,实施“苗圃计划”,支持374名西藏运动员赴内地省份进行训练;命名西藏自治区登山队为中国西藏登山队,推动西藏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选派西藏优秀项目急需的教练员到援藏执教,举办面向西藏的专项培训班等。 

  作为民族地区,西藏还拥有很多特色赛事——跨喜马拉雅国际自行车极限赛,响箭、传统射箭比赛等,也都得到了国家援藏力量在资金、技术、人力上的全方位支持。 

2024年世界青年(U20)田径锦标赛在秘鲁利马举行,西藏自治区竞走运动员白玛卓玛获得女子10000米竞走冠军,也刷新了她在女子竞走10000米项目的个人最好成绩。 

  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群众体育锻炼的热情,如今全民健身已成为西藏群众生活新风尚。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共资助西藏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个,资助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1个、体育科研项目18个、体育设施改善项目16个。目前,西藏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已达1.9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占比达到28.4% 

  新时代,体育援藏开启新篇章 

  如果说过去30年是西藏体育事业的奠基期,那么未来,西藏体育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行。孙国峰认为,体育援藏工作将继续在以下几个重点领域发力,推动西藏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体育系统的组团式援藏工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效仿教育、医疗组团式援藏,全国体育系统根据西藏开展的体育项目需要,组织内地优秀的教练员、营养师、康复师等急需的人才到西藏开展体育援藏工作,为当地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这种复合型援藏方式,不仅能提高西藏体育事业的整体水平,也将促进西藏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孙国峰说。 

  “科技保障团队的建设也是未来体育援藏工作的重点之一。”孙国峰指出,“尽管西藏已经有体育科研机构,但这些机构在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方面仍有待完善。未来,内地的科研机构将被鼓励与西藏合作,共同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保障团队,为西藏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同时,孙国峰强调要吸引、鼓励内地优秀赛事运营公司在西藏开展业务,推动西藏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公司不仅能够帮助西藏举办更多高水平的赛事,还能通过赛事运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西藏体育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 

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登山、徒步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对于西藏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孙国峰认为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将成为其重要增长点。“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登山、徒步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项目的开发不仅有助于提升西藏体育产业的多样性,还将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 

  体育援藏30载,为西藏体育事业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与活力,每一次援助都不仅仅是对体育设施的改善或技术的提升,更是对西藏人民精神的鼓舞与激励。我们有理由相信,西藏体育事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以体育为纽带,凝聚起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篇章。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